亞歷山大.寇伯林 Alexander Kobrin
其他國際師資:米歇爾.貝羅夫法比歐.比迪尼河村尚子亞歷山大.寇伯林郭嘉特米哈伊.利費茲安東尼奧.龐帕巴爾迪湯瑪士.翁加爾尹威廉嚴俊傑 |
「他駕馭了現代鋼琴所能帶來的流暢感與流動性,將幻想自由發揮,創造出幾乎是懺悔般的氛圍。」 —《紐約時報》 被BBC稱為「當代的范.克萊本」,鋼琴家亞歷山大.寇伯林(Alexander Kobrin)已經站在當今演奏家之列。他的獲獎表演因其卓越的技巧、音樂性及與觀眾的情感交流而廣受讚譽。《紐約時報》曾寫道,亞歷山大.寇伯林是舒曼作品中「異世界般的幻象」的「細緻指引」,指出獵人、花朵、幽靈般的角落和友好的小憩處,這些都在他豐富的角色刻畫中展現出來。一位評論家在亞歷山大·寇伯林於紐約雪城交響樂團演出布拉姆斯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後寫道:「這是一場將被尊崇的演出,作為紐約地區卓越古典音樂重生之里程碑的演出。」 2005年,亞歷山大.寇伯林在第十二屆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中榮獲Nancy Lee 與 Perry R. Bass金獎。他在多個大賽中的佳績還包括布梭尼國際鋼琴大賽(第一名)、濱松國際鋼琴大賽(特別獎)以及格拉斯哥蘇格蘭國際鋼琴大賽(第一名)等。 亞歷山大.寇伯林曾與世界多個頂級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包括紐約愛樂、東京愛樂、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貝爾格萊德交響樂團、英國室內樂團、維爾迪管弦樂團、日內瓦瑞士羅曼管弦樂團、莫斯科愛樂、皇家利物浦愛樂、達拉斯交響樂團、柏林交響樂團、芝加哥辛納福尼塔、瑞典廣播交響樂團、伯明翰交響樂團、華沙愛樂及BBC交響樂團等。他曾與普列特涅夫、尤羅夫斯基、馬克.埃爾德、瓦西里.辛奈斯基、詹姆斯.康倫、克勞斯.彼得.佛洛爾、亞歷山大.拉薩列夫、瓦西里.佩特連科及布拉姆威爾.托維等指揮家合作。 他曾在全球多個主要音樂廳舉行獨奏會,包括紐約的卡內基扎恩克爾廳與艾弗里.費雪廳、華盛頓的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倫敦的皇家音樂廳與維格摩爾廳、巴黎的羅浮宮音樂廳、聖潔博音樂廳與科托音樂廳、德國慕尼黑的赫爾庫列音樂廳與柏林愛樂廳、莫斯科音樂學院大廳、香港上環市民中心、米蘭的薩拉.威爾第等。他的過往表演還包括在克萊本系列的巴斯音樂廳演出、華盛頓表演藝術協會的演出、拉羅克丹特羅國際鋼琴節、拉維尼亞音樂節、貝多芬復活節音樂節、布梭尼音樂節、格雷希瓦登音樂節、國際鋼琴學院與音樂節,並在日本、中國與台灣進行過巡演。 儘管廣受讚譽為表演家,寇伯林的教學也激發了無數學生。他曾於2003至2010年在俄羅斯國立格內辛音樂學院擔任教職。2010年,寇伯林被任命為哥倫布州立大學施沃博音樂學院鋼琴教授,並於2013至2017年期間擔任紐約大學史坦哈特學院藝術學院的教職員。2017年7月,寇伯林加入了著名的伊士曼音樂學院教職。寇伯林還曾在歐洲與亞洲的國際鋼琴大賽及日本與中國的音樂學院舉辦大師班。2020年,他成為愛沙尼亞希烏瑪歸國音樂節的共同藝術總監。 亞歷山大·寇伯林曾擔任多個國際鋼琴大賽的評審,包括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布梭尼國際鋼琴大賽、濱松國際鋼琴大賽、維也納布魯特納國際鋼琴大賽、阿拉斯加費爾班克斯大賽和莫斯科紐豪斯國際鋼琴音樂節等。 亞歷山大.寇伯林曾在Harmonia Mundi、Quartz與Centaur唱片公司發行過多張專輯,並廣受好評。他的舒曼專輯被Fanfare雜誌評選為2015年年度前五名專輯之一。Gramophone雜誌也大讚他在Harmonia Mundi發行的《克萊本大賽錄音》,寫道:“儘管在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二號鋼琴奏鳴曲中有爆發力的技巧,但依然有空間讓每一個音符都能傳達其深沉的魔力,而寇伯林達到了令人陶醉的黑暗魅力。” 亞歷山大.寇伯林1980年出生於莫斯科。五歲時,他進入世界著名的格內辛音樂學校,並後來就讀於莫斯科的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他的老師包括著名教授塔提安娜.澤利克曼與列夫.納烏莫夫。 亞歷山大.寇伯林於2010年移民至美國,並於2015年獲得美國國籍。 亞歷山大.寇伯林是Shigeru Kawai(河合)鋼琴藝術家。 |